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建筑模型活动,提高青少年手脑并用的能力,帮助四肢完全发育,发挥青少年的创造力,普及建筑知识,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下一代。
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一般规则适用于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参加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必须遵守本规则。
在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中,除社会组外,参赛者划分为两个年龄组中学组和小学组
(1)参加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的预赛组织单位必须填写航管中心统一下发的参赛申请表,盖单位章。经航管中心批准方可进行预赛组织工作。
(2)经批准的预赛组织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组织和管理当地预赛工作,进行决赛选拔,不得随意拒绝当地青少年参加预赛活动。
(3)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不接受个人参赛者(社会组除外)。个人参赛者须和该地区的预赛组织单位联系,加入当地预赛,进行选拔进入决赛。
(3)由预赛组织单位负责为参赛者进行决赛报名。报名需在规定的报名截止日前完成。报名必须填写组委会下发的决赛报名表,盖组织单位章,字迹工整。由于字迹不工整造成的问题,组委会不承担后果。
(4)报名超过报名截止日或在报名截止日后对报名进行修改,须交纳文印更改费,50元/字。
组委会是本次竞赛的最高领导机构。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组委会由航管中心组织。
仲裁委员会是本次竞赛的监督机构。仲裁委员会由竞赛组委会负责组织。仲裁委员会成员不能担任裁判。
- 有权暂时中断竞赛,宣布暂时停止某参赛者的竞赛资格,对竞赛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1)举办者根据项目需要选择竞赛场地,尽可能为参赛者取得良好成绩提供有利条件。举办者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参赛者和裁判人员的顺利活动,同时保障观众的安全。
(2)竞赛组委会负责在赛前验收竞赛场地和全体参赛人员的食宿场所。对于竞赛组委会提出的不足之处,举办者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2)报到时,由教练或领队确认参赛者名单以及参赛项目等情况。如发现报名有问题,须对照原始报名单进行确认。经核实,非组委会责任时,如需修改报名,交纳文印更改费,100元/字。确认后,不再允许修改报名。之后出现任何参赛者名单或项目不符等问题,组委会不承担责任。
为保障竞赛的公平性,组委会统一指定运动员的参赛号。运动员在竞赛中按照参赛号接受点名、进入场地和比赛。运动员和参赛号一一对应。
(1)点名在竞赛前十分钟内进行。在这段时间内,裁判长点名2次,参赛者在点名后,进入场地。
全体运动员进入场地后,准备就绪,裁判长以哨声指示竞赛开始,同时开始计时。
- 结构模型竞赛承重测试时间为10分钟/组。参赛者进入场地后,放稳模型,举手示意裁判开始10分钟计时;
模型制作分:从 5名裁判员的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他3个分数的平均值。
成绩统计裁判组统计的成绩表由总裁判长和相关裁判组裁判长负责进行核对,由仲裁委员会确认,作为最终成绩,进行公布。
(1)在决赛中,各个组别的前3名分别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金银铜牌和证书。
(3)授予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和证书,对参赛者所取得的特殊成绩授予荣誉奖。
(5)所有参赛者和竞赛有关人员有参加发奖仪式的义务。无正当理由和未请假而不参加发奖仪式的参赛者将失去他所取得的称号、奖牌、证书以及荣誉奖。请假事宜由竞赛组委会受理。
(1)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决赛开幕式上举行参赛者和裁判员宣誓仪式。宣誓代表由举办者从参赛者和裁判员中选定。
我以所有运动员的名义宣誓,我们将在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中严格遵守赛会要求和赛场纪律,尊重裁判。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力争优异成绩,确保竞赛顺利进行。
我以所有裁判员的名义宣誓,我们将严格按照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规则工作,认真执裁,严守纪律,本着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原则,以高尚的体育道德和细致的工作,完成组委会交给我们的裁判任务。
竞赛方式为闭卷笔试,满分 30分。知识竞赛试题分数根据各题目的难易程度分配。
10.1适用范围:青少年个人项目规则适用于青少年在规定的时间内单独制作完成竞赛指定器材的竞赛项目。
(1)参加全国决赛现场制作竞赛所用工具由运动员自带,所用模型由组委会统一提供。运动员不得私自夹带模型套材、零件或半成品入场,违犯者扣除制作分30分。
(2)在现场制作过程中,参赛者必须独立完成全部制作任务,不得接受他人的指导和帮助,违犯者扣除制作分30分。
青少年个人项目成绩为现场制作竞赛成绩、知识竞赛成绩之和。青少年个人项目成绩高者,名次列前;如成绩相等,制作竞赛成绩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由组委会安排进行加试。
(3)为了更加准确地表现参赛者的设计思想,在全国决赛中,各场景模型须附有一份关于场景设计思路的书面说明,说明文字要求书写端正、清晰。此说明可在赛前完成。
(2)全国决赛现场制作的场景,应制作在由组委会统一提供的制作底板上。该底板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平整。
(3)在全国决赛中,运动员须将制作底板的所有部分视为场景设计,所有场景必须在制作底板上制作,可对底板进行美化装饰,不得改变制作底板形状、尺寸。
(6)全国决赛用制作底板和主体建筑模型套材由组委会统一提供,其它制作材料自带。
团体场景设计模型现场制作竞赛成绩满分 100分。裁判员评分应按照下列标准进行:
模型场景设计须切合当年的主题;设计新颖,能够体现参赛者对主题的独特见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高可行性;参赛者现场制作的模型场景须同设计思路书面说明相一致。
每单位参加团体赛人员中,须至少有一名运动员能够现场解答裁判组的提问。裁判组根据回答情况进行扣罚分。
团体结构模型竞赛要求参赛者能够在一定的空间和重量范围内,根据组委会当年制定的竞赛补充规则,自行设计制作一个用木条制作的整体结构,对该结构的承重量进行测试,评比出最优秀的承重结构。具体规定如下:
整体结构的制作须使用桐木条,桐木条规格在 0.2cm×0.2cm至0.3cm×0.3cm之间(误差为0.01cm),由运动员自行选择。
(2)结构中的木条可以弯曲,但不允许用化学方法加工,不允许使用油漆、玻璃纤维等加固包裹木条外表面。
(1)运动员按照要求制作组委会临时选定的模型,进行动手能力检测。经裁判员评分,成绩合格者入围参加结构模型检测和承重测试竞赛。团体中如有一人成绩不合格,取消该团体参赛资格。
(2)组委会安排对结构模型进行检测。如检测不合格,可在检测时间内进行修改,进行第二次检测。如第二次检测不合格,取消参赛资格。
(3)在承重测试竞赛中,运动员必须自行选择放置重物的顺序。放置砝码或重物时,应尽量使其保持平衡。砝码发生倾斜造成的结构损坏或倒塌,后果自负。运动员可在成人助手的协助下进行承重测试,但整个测试过程以运动员为主。
(4)承重测试结束以该结构整体高度发生变化、位移或发生折损或测试时间满10分钟为准。
(5)在承重测试时间段内,结构模型没有损坏或倒塌,如砝码发生倾斜,队员可要求重新进行承重测试,但竞赛时间不再延长。承重测试成绩以最高成绩为准。
当重物或杠铃片放置稳定后,被放置的杠铃片或重物必须保持 3秒钟,才能计入总的承重量。从杠铃片或重物完全放在结构上,而且运动员和助手不再接触模型及砝码时运动员举手示意开始3秒计时。
以承重测试最大重量为准进行名次编排,如果承重量相同,结构模型轻者名次列前,若再相同,由组委会组织进行加赛。
(1)参加社会组竞赛可以是已经完成的模型,也可由参赛者在决赛当天所规定的6个小时的竞赛时间内完成。
(2)参加社会组竞赛的模型必须由参赛者本人建造。商业制造的模型不得报名参加评比。
(3)社会组参赛模型必须是按一定比例建造的仿真模型。模型材料不限,场景面积不超过2平方米。
在不超出允许的误差值的情况下,比例的准确性,按照建造者提供的资料,审核其制作的完整性,涂装色泽以及木材、金属等材料质感的仿线.特色竞赛项目规定
Copyright © 2019-2023 PP电子「中国」平台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2015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