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的官方网站PP电子 app最近一段时间,科技领域的新产品都讲究个「大模型加持」,技术竞争进入了白热化,不论谷歌、微软还是 Meta 仿佛瞬间都回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大模型的应用。在落地上,首当其冲的就是谷歌一直有着主导地位的搜索。
在 ChatGPT 发布不久之后,占据先手优势的微软放出的第一波大模型应用产品正是搜索引擎。北京时间2月8日凌晨,微软发布重大公告,争分夺秒的宣布将大模型技术引入到自家的搜索引擎中。
这一次,数十年处于霸主地位的谷歌搜索,感受到了微软新必应带来的「震感」,也让我们看到了 AI 搜索引擎成为了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的战略要地。
近日,国内公司昆仑万维加入了「AI 搜索引擎」的这场逐鹿之战,宣布推出国内第一款融入大语言模型的搜索引擎 ——天工AI 搜索,并开启内测申请且上线了 App。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看下,天工 AI 搜索如何挑战传统搜索?实际用起来效果又如何。
为何早早发布「天工」大语言模型的昆仑万维,将大模型技术在 C 端的第一款产品落在搜索引擎场景?
由于技术的快速迭代,很多科技公司提出了「基础模型」,开发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可以在其之上构建商业应用,不过基于它们实现的大规模工业转型,效果还没有显现。
但在消费级领域,生成式 AI 似乎拥有更加明显的应用前景。从今年2月开始,微软、OpenAI、谷歌和百度等先行者的行动看来,不约而同地把大模型的能力引入到自家的搜索引擎当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大模型时代来了,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改变?在看到过 ChatGPT 的震撼效果之后,我们都对此进行过或是严肃或是夸张的想象,有一个共识是:它可能会在科技公司的产品上无处不在,越是需要与计算机互动的工作,颠覆就会越强烈。
在与计算机互动的过程中,搜索引擎是基础且「无感」的应用。长期以来,搜索几乎没有出现过明显的形态变化,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头部几家服务。
大模型问世后,传统搜索可能会被颠覆,这个格局有机会被打破:通过结合质变之后的 AI 技术,过去以关键词为起点的搜索动作,已变成了发出指令「让人工智能干活」,我们不再需要思考检索的方式,或是在搜索结果中繁琐地筛选可能有用的内容或是入口,AI 会一站式地解决问题。
通过大模型特有的思维链(CoT)能力,新一代搜索系统可以充分理解人们提出的问题和找到的内容,分析你的意图,和你进行持续有效的互动,生成有意义的内容。
简单来说,AI 现在已经有了点「逻辑」,它可以真正作为我们的个人助理,因为满足大量复杂的需求而成为流量入口,也可以作为初步的生产力工具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基于大模型的搜索能力,我们可以期待在不远的未来,对于信息的需求会获得极大满足,让 AI 整合资料能大幅提升知识获取的效率,而 AI 生成则可以用以前无法想象的速度完成任务。
另一方面,一个可以充分理解人类意图的 AI 也能连接各种服务,让行程制定、会议纪要不再需要时间,随着不断使用,它还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如果存在这样的大模型应用,它难道不就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可以帮我们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超级APP」?
作为参加内测的首批用户,机器之心第一时间试了试天工 AI 搜索的成色。一番体验下来, 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与传统搜索引擎的不同之处。
这款 APP 名叫「天工 AI 助手」,新用户下载就能体验,如果是老用户,也只需要更新 APP 就能体验。它的用户界面设计很简单:在搜索框中点进去,就可以问自己想要了解的任何问题了。另外,利用「AI 对话」功能,你还可以体验与天工 AI 助手聊天互动、创作文本等常规大模型的能力。
我们知道,传统搜索引擎主要是以关键词为导向的,输入文字后得到与关键词匹配的海量结果,以关联程度为顺序排列(不考虑广告的话)。但这种方式有时未必就能给你真正想要的答案,毕竟即使是论文也存在标题党,而如果搜索一长段话,搜索引擎很少会考虑输入内容的逻辑。
天工 AI 搜索主打的是自然语言搜索,就是用大白话进行提问,不用遣词造句,或是使用信息检索课中提到的「操作符」,想怎么问就怎么问。天工 AI 搜索不仅能轻松分析并 Get 到你的真实意图,还能捕捉到问题中的上下文关系,使搜索结果更精确、更相关。
它也大幅度改变了搜索引擎输出结果的逻辑,简单给出一个问题就可以看到,天工 AI 搜索的界面从上到下分成了三个部分来呈现,分别为参考、回答和追问。
这正是天工 AI 搜索与传统搜索的不同之处:它首先会展示出参考信息源,并且这些信息源是对回答问题最具参考价值;然后基于 AI 大模型能力对参考内容概括总结,去除冗余和关联不大的信息,更高效、准确地生成简明扼要的回答。
作为搜索结果(回答)中引用信息源的参考,是天工 AI 搜索的第一大亮点。这些列出的参考保证了回答是可以追溯和值得信赖的,通过对应的索引让你直接链接到原始信息。参考信息源也很丰富,不仅有新闻网站、知识问答平台,还有机构官网、视频等。
来到最底部,则是天工 AI 搜索的「追问」功能,体现了搜索引擎大模型的一面,它可以让你围绕一个问题展开20+ 轮次的深度交互。
搜索引擎的特点在于能针对你的需求输出即时准确的信息,而大模型的强项是打破了人机之间的壁垒,可以和你有效进行对话,充分理解上下文内容,并给出准确的回应。
接下来我想了解一下谷歌在2017年发表的那篇影响了自然语言处理(NLP)发展方向的大作。天工 AI 搜索给到了这篇论文的题目、架构原理以及产生的影响,简直像是对论了一个摘要总结。
我们继续追问,在 NLP 领域里曝光率极高的 Transformer 早已经扩展到了计算机视觉领域。谷歌在视觉 Transformer 领域的工作 Vision Transformer 有哪些厉害的地方呢?天工 AI 搜索让我们了解到 ViT 相较于传统卷积和循环神经网络的优势、更出色的建模能力和更强的可解释性,以及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带来的积极影响。
当初写 Transformer 论文的几位作者,现在已经都算是大神了吧,他们都怎么样了?那就接着往下问。
由此可见,天工 AI 搜索的无限追问赋予了你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能力,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可以在它那里找到答案。
除了通过追问让你化身「万事通」之外,天工 AI 搜索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具备强大的信息整合、提炼和串联能力,从而在应对开放式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答之有物。
这次我来问一个目前大模型领域没有定论的热点话题,开源还是闭源?看看天工 AI 搜索会给我们什么答案。它的回答首先点明不能一概而论,然后详细罗列了开源和闭源的优势,最后建议企业和研究机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开源或闭源,可以说非常全面了。
大模型的搜索引擎不仅能接得住追问,而且还能拿捏很多细节。天工 AI 搜索在知识类、创意类搜索方面更是强于传统搜索。
比如给出下面一个编程题目,它会先进行解释,再输出代码实现。当然解法的来源链接也都列好了。
再来一个创意类的问题,比如我想利用生成式工具 Stable Diffusion 和 Runway 创作一部科幻大片,但不知道怎么做。天工 AI 搜索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准备步骤,可见要比自己总结快得多。
接着追问,我想写一个以海洋遭到核污染导致人类灭亡为主题的故事,但不知道如何创作剧本。同样交给天工 AI 搜索,回答依然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实时性是搜索引擎的重要要求,天工 AI 搜索在这方面做出尤为出色,它用整个网络作为资料库保证了输出的实时性。
比如我想了解一下 Meta 上周五发布的代码大模型 Code Llama,以及在它的基础上超越 GPT-4的大模型。从天工 AI 搜索那里,我们知道这个超越 GPT-4的大模型是 WizardCoder34B 以及它的一次生成通过率。
最后,天工 AI 搜索非常友好的一点是每轮次的搜索结果都不会丢失,保存在「我的历史」中,以便你随时回看搜索内容。并且,所有客户端都是统一的。
看起来挺好用的天工 AI 搜索,背后应用了哪些技术?它的最重要依托是昆仑万维此前推出的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
作为国内首个对标 ChatGPT 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部署在国内领先的 GPU 集群上,整合了千亿级预训练基座模型与千亿 RLHF 模型。因此,模型拥有了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交互能力,在丰富的知识储备加持下,可以满足知识问答、文案创作、逻辑推理、数理推算、代码编程等多样化生成式 AI 需求。
昆仑万维表示,利用大模型能力,新一代搜索引擎正在变得更加聪明。另一方面,基于搜索的实时内容,大模型在内容生成时幻觉等现象出现的概率也被降低。在天工 AI 搜索的背后,昆仑万维在多个角度进行着重改进,革新了传统搜索引擎的体验。
意图识别和理解:传统搜索引擎中,用户经常需要多次尝试搜索语句。天工 AI 搜索在检索前会使用大模型对用户问题做 Query 改写,不仅可以深入地挖掘用户真实意图,还能准确捕捉到查询中的上下文关系,带来更加精确和相关的搜索结果。
智能摘要:在开放式问题上,通过「Dense Passage Retrieval」(DPR)技术,利用双编码器模型对问题和潜在相关文档(例如维基页面或论坛文章)进行编码、计算相似度,确保准确检索到高相关性文档及关键段落。
向量语义检索:昆仑万维为搜索引擎构建了一套大规模实时向量检索系统,并在搜索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包括精准内容定位、增强内容多样性、提升上下文连贯性等。通过召回用户之前查询的搜索结果,提高搜索结果与用户交互的连贯性,打造了一种更自然、流畅的搜索对话体验。
智能追问技术,它为天工 AI 搜索的无限追问提供了支持。昆仑万维表示,该技术的核心是充分理解用户的查询,并在需要更多信息时提出追问。追问的实现不仅离不开「意图识别、信息完备性检测、问题生成、用户反馈接收、动态调整与学习、上下文感知」等步骤,还需要对话、用户查询日志、追问反馈等大量数据持续训练。当然也需要不断迭代和优化,通过准确把握用户多遍需求,使回答始终不偏题。
此外,天工 AI 搜索也实现了跨语言的检索(Cross-LanguageInformation Retrieval,CLIR),即使你提问时使用的是中文,AI 生成内容时寻找的信息也并不仅是中文,但呈现结果时全部都已翻译并整合好了。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扩展了搜索的知识边界,也确保用户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全面的全球资讯和研究成果。
更重要的一点是,天工 AI 搜索会自动过滤收费网页和无效信息,也没有广告,排在前面的都是有效参考链接。
在这些能力的加持下,AI 搜索既能看懂你的长难句,也能从全球的网络中搜罗信息,整理出逻辑清晰的答案,如果获得了你的反馈还能不断改进。一个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AI 已经初具雏形。
腾讯云618狂欢节特惠来袭!现在购买3年轻量云服务器,配置2核2G4M,只需396元!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昆仑万维宣布推出国内第一款AI搜索产品——天工AI搜索,并开启内测申请。这款搜索引擎采用大语言模型技术,能够通过对话式交互理解用户意图,提供精准、个性化的答案。昆仑万维表示,该产品将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超级流量入口,并带来更多创新、智能、多元化的应用级AI产品。
8月8日,广汽正式推出AI大模型技术的最新研发成果——广汽AI大模型平台,将在近期搭载于高端智能轿跑昊铂GT亮相。广汽AI大模型平台聚合了多种AI大模型,并与广汽智能网联底层能力深度融合,不仅能调用通用大模型的能力能基于智能汽车的应用场景构建专用模型,实现全场景智能体验的跃迁。广汽AI大模型平台在不断测试与迭代中,已表现出相当高的“智商”和“情商”。
知乎持股大模型公司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多枚商标,包括“面壁大模型”“破壁大模型”“ChatCPM”“面壁·AI”“破壁·AI”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今年3月,知乎旗下知南行易科技有限公司入股该公司。今年4月,知乎与面壁智能宣布联合研发中文大模型“知海图AI”。
本文概要-谷歌的人工智能搜索生成体验正在增加图像和视频功能。-视频功能对于搜索体验非常重要,谷歌已经将YouTube逐渐整合到搜索结果中。SGE可能进一步取代传统的10个蓝色链接。
这家清华系AI创业公司的大模型,有点不一样。聆心智能发布最新“超拟人大模型”CharacterGLM。在聆心智能团队设计的沉浸式AI文字对话游戏中,三位主角均以AI为基础打造,基于聆心智能自研的超拟人大模型,赋予他们专属性格与灵魂,拥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玩家则需要通过对话发掘更多线索并完成任务。
2023年的中概股没有什么新闻——全球科技行业的C位被AI大模型抢走了,北美的几家科技巨头风光无限,投资者纷纷传诵着英伟达的高端GPU如何不可替代、微软的OfficeCopilot如何打开了生成式AI的商业化道路,以及苹果、亚马逊如何在自身的核心产品当中应用AI大模型。这场大戏十分风光,可惜风光都是别人的,与中概股科技公司无关。我迫不及待地看到这一切成为现实的那一天!
如今国内市场的“百模大战”正如火如荼,无论是BAT这样的传统豪强是美团、字节跳动这样的新兴巨头,乃至科大讯飞等传统AI厂商都已入局。但提到AI大模型,似乎大家还是认为ChatGPT、BingChat、Bard等海外厂商的相关产品往往更加好用。互联互通这个已经被提出多时的概念真正被贯彻的那一刻,或许才是中文AI大模型比肩ChatGPT们的时候。
大模型的火,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烧了半年。随着华为、京东、携程三家发布会赶上晚集,按互联网一贯的范式,国产大模型这个“新东西”也迎来了自己的半年考。行业需要下一个“ChatGPT”时刻,我们方能见到潜水者浮出水面,正面对抗。
KailuaLabs是一个提供多模式搜索API的平台,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轻松搜索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数据。它支持自然语言搜索,提供精确和准确的搜索结果,无需专业知识。-简单易用:提供易于集成和使用的API,无需复杂的配置和编程。
AI大模型搅局搜索这事,又热闹起来了。谷歌除了推出Bard,也开始在传统搜索上实验AI增强;微软必应悄悄增加GPT-4启用开关;创业公司Perplexity.ai也出了新版本。你打算如何利用AI搜索?期待未来人手一个的AI助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
核心频率不同,CPU型号不同天玑9200+和天玑 9000 都是联发科的5G旗舰级芯片,天玑9200+和天玑9000都是采用台积电4nm工艺制程。天玑9200+的CPU最高主频为3.3GHz,而天玑 9000 的CPU最高主频为3.2GHz。两款芯片都支持双模5G、WiFi 6E和蓝牙5. 2 等技术。
天玑9200+主频是3.0GHz,与骁龙 8Gen 2 相同,跑分要比骁龙 8Gen 2高一点点天玑 9200+ 处理器与天玑 9200 同架构,但所有核心频率增加,主频来到了 3.0GHz,与骁龙 8Gen 2 相同。跑分数据,天玑 9200+ 在 Geekbench v6 平台单核得分 2121 分,多核得分 5655 分。作为对比,骁龙 8Gen 2 的单核跑分成绩在大约 2000,多核成绩大约 5400。天玑9200+的安兔兔跑分大约为 136 万分,骁龙8Gen2 安兔兔跑分大约是128万分。
在 Geekbench v6 平台单核得分 2121 分,多核得分 5655 分联发科已经正式官宣,天玑9200+将于 5 月 10 日发布,这款处理器的 Geekbench v6 跑分已经出现。天玑 9200+ 处理器与天玑 9200 同架构,但所有核心频率增加,主频来到了 3.0GHz,与骁龙 8Gen 2 相同。 根据爆料的跑分数据,天玑9200+在 Geekbench v6 平台单核得分 2121 分,多核得分 5655 分。 作为对比,骁龙 8Gen 2 的单核跑分成绩在大约 2000,多核成绩大约 5400。
7天以上小米手环 8 搭载蓝牙 5.1,内置直流 3.87V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型号为 M2239B1。上一代的小米手环 7 续航大约有9-15天左右。 小米手环 7 内置180mAh 电池。预计小米手环8的续航会比小米手环7续航略微提升一点。
2K+ 分辨率魅族 20 Pro 采用6.81英寸直屏,2K+ 分辨率、100% P3 广色域、120Hz LTPO 高刷、最高 1200 nit 全屏亮度、最低 2 nit 全屏亮度,同时支持防蓝光、DC 调光等功能一应俱全;魅族 20 Pro采用旗舰级性能配置,包括顶级处理器第二代骁龙 8、12GB 起步的 LPPDR5X 大内存、至高 512GB UFS4.0 极速闪存以及 36424 平方毫米的立体散热堆叠。
第二代骁龙 8,LPPDR5X+UFS4.0,2K三星E6 材质Super AMOLED屏幕魅族 20 Pro,内置第二代骁龙 8,LPPDR5X+UFS4.0,搭载了2K三星E6 材质Super AMOLED屏幕,屏幕尺寸6. 81 英寸,支持120Hz自适应屏幕刷新率和1500Hz瞬时触控采样率,峰值亮度可达1800nit,屏幕还通过了SGS抗蓝光、抗频闪护眼认证;破晓灰、曙光银、朝阳金三种配色,整机厚7. 8 毫米,重 209 克;镜头模组由 5000 万像素人像镜头、 5000 万像素广角镜头、 50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组成,支持全像素对焦技术搭配dTOF辅助对焦,官方称将使对焦速度提升33%。魅族20 系列的主摄均支持SMA防抖,最高8K视频录制和夜景录像功能;5000mAh电池配80W快充,支持50W无线GB三种存储组合,售价 3999 起。
后置三摄,主摄 5000万像素,屏幕分辨率2496*2224华为Mate X3有「羽砂玻璃版:羽砂白、羽砂黑、羽砂紫」、「素皮版:晨曦金、青山黛」五款配色可选;覆盖昆仑玻璃;超轻薄折叠四曲设计,机身重量仅239g,厚度仅5.3mm, IPX8级抗水。屏幕拥有2496*2224超高分辨率和426ppi 超高像素密度。同样支持最高120Hz 自适应刷新率以及1440Hz PWM 调光。影像方面:搭载5000万像素超感知主摄,13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12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并配备10通道多谱传感器和激光对焦传感器,支持100倍变焦和5倍光学变焦。续航方面:配备4800mAh 大电池,支持50W 无线W 有线W 无线反向快充。性能方面:与华为 P60系列一样搭载了骁龙8+ 处理器,配备了超冷跨轴石墨烯散热系统,导热面积提升了20%。价格:华为Mate X3:256GB:12999、512GB:13999;华为 Mate X3典藏版:1TB:15999
6. 67 英寸的OLED屏幕, 4800 万像素长焦镜头华为P60 系列在背部采用了矩阵型模组,官方称之为“凝光设计”,引入了“凝光贝母”工艺;华为P60 全系搭载了6. 67 英寸的OLED屏幕,拥有2700* 1220 刷新率,显示效果十分细腻,支持10. 7 亿色、1440Hz PWM调光。 同时支持全局色彩管理,支持莱茵专业色准双重认证;屏幕还支持LTPO动态高刷新率,支持1~120Hz自适应刷新率,还配备了昆仑玻璃面板,IP68 防尘抗水;相机方面,华为P60 Pro则进一步升级长焦镜头,配备了 4800 万像素RYYB的超聚光夜视长焦镜头,支持3. 5 倍光学变焦、OIS,拥有F2. 1 超大光圈;支持双向北斗卫星通信;5100 毫安时大电池+88W快充;首发搭载了全新的鸿蒙3.1,新增了AOD息屏显示功能。
6.67英寸的OLED屏幕,支持1~120Hz的LTPO刷新率华为P60 系列的屏幕搭载了骁龙8+ 4G处理器,6. 67 英寸的OLED屏幕,支持1~120Hz的LTPO刷新率,支持1440Hz PWM调光,拥有10. 7 亿色、全局P3 色域、HDR-P3HDR Vivid显示效果;覆盖四曲昆仑玻璃,支持IP68 防水,是全球首款德国莱茵专业色准双重认证的手机;相机方面,华为P60 支持F1.4-4. 0 十档可变光圈,搭载大光圈高透光镜群和RYYB超感光传感器,支持了华为XD Fusion Pro质感引擎;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首发搭载鸿蒙3.1,支持AOD息屏显示;价格,华为P60 的128GB版 4488 元,256GB版本是 4988 元,512GB版本是 5988 元。
天玑9000芯片,LPDDR5+UFS3.1,11.61英寸LCD屏幕,支持144Hz刷新率OPPO Pad2主要配置包括:11.61英寸7:5比例LCD显示屏,拥有2800×2200分辨率和500尼特亮度,支持144Hz五档刷新率智能调节,2048级亮度自适应智能调光并支持手写笔。OPPO Pad2基于联发科技天玑9000,辅以LPDDR5内存和UFS3.1存储,内置9510毫安时电池、67W有线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和蓝牙5.3。软件方面,ColorOS13.1支持5G通信共享。可以自动共享手机的5G通信,从而直接上网、接打电话、同步手机验证码、拍照流转和应用接力。
5G双待双通(DSDS)、WiFi 6/6E、蓝牙5.3等骁龙7+ Gen2 采用了骁龙X62 5G调制解调器,在全球范围内支持多种频段和模式的5G网络连接。它还是首款在骁龙 7 系中实现了5G双待双通(DSDS)功能,在两张SIM卡都插入时可以同时使用两个不同运营商或不同网络制式(例如SA和NSA)的5G网络服务。除此之外,它还支持WiFi 6/6E和蓝牙5. 3 等无线技术。
Copyright © 2019-2023 PP电子「中国」平台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2015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