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吃饭,聊到个话题,他现在用豆包、Kimi这些智能助手,总感觉回答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容。我就从什么是AI,什么是大模型聊起,科普了下这方面的知识。发现对于大众来说,这些艰涩的技术,确实挺难理解
动动嘴都能修图不是梦? 首先,小雷是对设计一窍不通的,毕竟我不是干设计这一行的。 但是嘛,这只要浸淫在互联网上的人,多少应该都会对传说中设计行业里那几道百年难得一遇的亘古难题,还有各种奇葩甲方才会提出的变态要求有所耳闻
“应用来了”是百度大会今年的主题,AI热热闹闹,落地应用怎么样了?11月12日,百度世界2024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大会邀请了全球顶尖AI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一场科技盛宴。云迹科技受邀出席活动,并携复合多态机器人“UP”盛装亮相,展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多场景下的应用实践成果
作者 褚万博 编辑 章涟漪 自动驾驶行业,在港股挤破头,最新一家传来冲击港股IPO的玩家: 希迪智驾。 一家在最近几年无比低调的自动驾驶公司,业务涵盖矿山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还有轨道交通感知方案等
最近,一直采用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实现 L4 的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的一个内部研究团队,发布了一篇关于利用端到端多模态自动驾驶模型实现自动驾驶的新论文。 它采用类似于 ChatGPT
11月5日,智谱在北京举办“智谱大模型生态合作伙伴联盟发布会”,联合11家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成立「智谱大模型生态合作伙伴联盟」,覆盖从协同办公、营销、客服、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到
作 者 梦萧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BT财经数据通正文共计4887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十四年前,因为嫌iPhone太贵,犹豫要不要换手机的那个程序员,成了中国首富
11月4日,人形机器人板块大幅上涨,截至收盘,概念指数涨幅超过了8%。个股方面,鼎智科技30cm涨停,天奇股份、柯力传感、雷赛智能、鸣志电器等多股封于涨停。 消息面上,人形机器人催化颇多。 首
作者:彭昭(智次方创始人、云和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物联网智库 原创 这是我的第348篇专栏文章。 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备受关注。近期,多家权威机构发布了一系列聚焦人工智能应用现状与企业发展态势的重磅报告,为我们洞察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宝贵参考
10月28日,智己汽车在智己品牌智能驾驶技术日上,宣布了全球“首批”一段式量产端到端大模型以及IM AD 3.0智驾技术迭代。 IM AD 3.0的技术核心在于“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和“安全逻辑网络”
“不少AI企业追求“大而全”,面临商业上的挑战和市场规模的限制。尽管深度推理具有长远价值,但敢于投入和坚持的企业为数不多。” @科技新知原创 作者丨林书编辑丨蕨影 最近,字节在AI方面又搞了个大新闻
相比ToC和ToB市场上的赔本赚吆喝,尽管ToG市场不乏诸多弊端,但它无疑是最快见到回头钱的捷径。 @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蕨影地方国资,正在撑起国内大模型商业化的半边天
“游戏+AI”成为行业共识撰文/陈邓新编辑/李觐麟排版/Annalee大模型,又添一位新玩家。前不久,米哈游旗下大模型Glossa通过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将成为改善用户游戏体验的关键抓手
AI发展途中,哪怕是大厂的内控制度仍需加强 大模型也能被“投毒”? 近日,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发生大模型训练被实习生“投毒”事件
大模型落地项目在屡创新高,大部分项目是探索大模型应用场景。 文|周享玥 编|赵艳秋 大模型落地项目在屡创新高。 数智前线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等五六个渠道的不完全统
本周有消息称,北大某田姓研究生在字节实习期间,利用 huggingface 的漏洞给字节大模型注入了破坏代码,导致其训练成果不可靠,而重新训练带来的损失或超千万美元(8000 多张 GPU 显卡)。GitHub 上公开了田某某的录音,成为实锤证据
前言: 当前,算力中心领域正面临一个重要趋势,即随着部分大型模型制造商逐渐减少对预训练的依赖,对推理能力和模型微调的需求显著增加。 这一变化对下游大型模型和应用开发商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促使上游芯片制造商迅速调整战略方向
来源 零壹智库 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家: 垂直大模型的第一关:把数据“煮熟” 在应用上下功夫,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大模型超车的捷径。应用就要落脚到各个行业和场景,也就是垂直大模型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AI大模型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各行各业的服务方式和用户体验。这其中,银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成为大模型率先探索的重要行业。 那么,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银行业在A
文/杨剑勇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信息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在每次科技变革中,都会涌现出耀眼的独角兽企业。如今的生成式AI时代,就全球来看,OpenAI是全球最靓的仔,主导大模型发展趋势,是全球大模型发展风向标,也是各大模型厂商纷纷对标的对象
大语言模型不再被视作通往AGI的桥梁,生成式AI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已经烧掉5000亿美元还要继续耗费资源的大语言模型,后面的路还走得动吗? 烧钱、耗费资源、难以盈利,被持续唱衰的大语
【编者按】为了及时跟踪中国大模型动态,深入研究大模型产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锐度,零壹智库联合多家学界和业界的机构和专家,编制“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大模型的发展日新月异,指数以月为单位更新数据
汽车业务失利后,苹果决定加码生成式AI,并将部分汽车部门的员工调到了AI部门。然而对待AI,苹果似乎不如百度、讯飞、OpenAI、xAI等国内外企业那么自信。日前,苹果研究员发布了一篇名为《理解大语言
来源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楷楷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再次成为了焦点。今年5月,阿里云宣布旗下通义千问的多款商业化及开源模型进行大幅降价,最高降价幅度高达97%;云栖大会上,通义千问三款主力模型再次大幅降价,最高降幅达85%
百度云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高昂的研发、运营成本与压力使其在盈利方面遭遇了重大挑战,这成了百度集团必须正视的问题。@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萧维 编辑丨蕨影 &nbs
本以为AI文生视频技术成熟后,视频领域才会进入人人都是导演和编剧的时代,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可灵、Sora等文生视频大模型成熟之前,短剧时代就先到了。 日前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
在大模型等AI爆火的同时,今年的存储市场也分外活跃。 文|周享玥 编|赵艳秋 最近几个月,各地大大小小的AI大会正热火朝天举办,除了大模型、算力这些被重点讨论的话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存储厂商们也都分外活跃
IFA(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与云栖大会在9月接连参加的两个重要活动上,AI PC都成为焦点话题。比如联想在IFA一口气发布10多款AI PC且将价格线美元,在云栖大会上又带来了包括AI PC在内的“全栈AI”解决方案
撰文 郝 鑫 编辑 吴先之 大模型行业的“寡头效应”愈来愈强,跟风加码者多,“另起炉灶”者少。 投资人需要更加确定性的“好项目”,最好能看到案例
近期,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又一突破性进展,OpenAI官方隆重推出了其最新力作模型o1。这款模型的最大亮点在于,它融合了强化学习(RL)的训练方法,并在模型推理过程中采用了更为深入的内部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简称CoT)技术
文|魏琳华 编|王一粟 作为炙手可热的AI公司,Open AI又一次拿到了一轮足以令对手眼红的巨额融资。10月2日,Open AI宣布顺利完成66亿美元融资,补上了烧钱研发亏损的同时,还为下一轮竞争拿到了资金支持
2024年,AI成为最大科技热点,大模型和生成式AI正在加速显示终端的进化。PP电子 游戏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为电视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9月29日,海信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百吋AI新品阵容,通过全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被称为“AI大模型应用元年”的2024年已过半,行业变化太快,充斥着各种声音。原本漫长的技术发展周期,在大模型身上被装上了加速键。从卷参数、到卷应用,短短两年时间,玩家“百模大战”、资本烈火烹油,都在探索,又备受质疑
随着对多元异构的工业数据的规律性和未知逻辑的深度探索,善于“解读”数据的工业AI正成为智能工厂中“无形的手”, 将复杂烦琐的生产制造安排得简洁高效。9月23日,格创东智、菲尼克斯、ABB、台达、西门子
中秋节刚过,国庆小长假又紧跟而来。很多游戏发烧友准备趁着国庆小长假来一场沉浸式的黑神话悟空通关。而想要玩游戏玩得爽,装备要跟得上,一台好画质电视,绝对能为你的天命人之旅加满buff。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动家电以旧换新和能效补贴,消费者可以拿到真金白银的优惠,正是换新电视的好时机
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一理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使命。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正在从传统的课堂与教材中脱离,迈向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与高效化的未来。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英特尔凭借深刻的教育洞察和技术积累,成为推动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领军力量
2024年秋,科技巨头又开始了批量秀肌肉。 三折屏手机、AI眼镜、苹果新品等概念轮番掀起二级市场炒作热潮。日前,华为三折叠手机引爆市场“哇”声一片。现货的1TB版本Mate XT非凡大师售价一度炒高至10万元,化身“电子茅台”
AI投资热下的冷思考:百度传闻风波与行业变现难题;是继续烧钱研发通用大模型,还是加速落地AI商业应用,大模型厂商和投资人们都在焦虑中。 @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樱木
阿里通义千问QwenLM代码在GitHub下架引发信任危机,在开闭源方向选择上,阿里云积极开源,但仍面临变现难题。大模型价格战爆发,技术与市场需求脱节,商业化充满不确定性。
关于牛顿有一个故事被广为流传即:一颗苹果砸中牛顿的头使得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揭开了经典物理学的大幕。 之后1900年4月27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森指出“动力PP电子 app
Copyright © 2019-2023 PP电子「中国」平台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2015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