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的官方网站9月3日,在服贸会官方成果展上,毕马威中国发布《首钢园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支点与示范项目研究报告》,该报告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趋势研判、首钢园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点。
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市化将取决于消费创新,消费活力的提升,从国家层面,具体政策也在给予重点扶持。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我们注意到随着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发布,国家在构建要素市场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新形势的顶层经济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在指向广义的“大消费”正在成为可以与“城市化”战略叠加的发展新动力(310328);新时期,如何通过“城市+消费”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完成转型,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后半程创新力与生命力共生的重点。
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重要的经济中心,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国家消费中心的角色。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消费业发展,并把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出台了多项促进消费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北京进一步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钢园片区自身的演变就是北京这座城市发展历程的最好体现,可以说首钢园在开放之前自己就像是一座“城”。首钢是中国工业、实业发展,首都城市建设、发展与变迁的重要见证者。首钢园展现了从最初的“工业之城”的辉煌,发展到绿色奥运理念下启动搬迁、改造更新之后重新面世的“双奥之城”,到现在冬奥之后全新亮相集聚京西消费活力的“体验之城”的时间印记。
当前,首钢园已形成集餐饮、酒店、零售、展览、体验等多业态的特色消费生态。报告认为,首钢园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支点,应通过培育首钢园未来持续更新、机制拓新、运营治理与实施路径创新的相应能力,打造北京的“未来商业遗产”,回应首钢园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支点与示范区过程中的核心议题。
报告指出,从消费本身来看,消费不再单纯以社零额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这意味着除了商品消费以外,服务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消费、知识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增消费项都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毕马威中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经济与城市发展合伙人沈同生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消费结构升级,服务消费比重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25年占比可达到50%以上,体验消费、定制消费成为新热点,娱乐、文化、旅游、餐饮等消费持续增长,商务服务消费比重上升,这也推动消费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主要体现在消费内容更多元;线上更数字化、线下数实化;消费空间衍生出更多交往与体验需求。
城市发展与更新的工作本质是通过重要的核心项目重塑城市产业功能(内容)、人群活动(行为)与城市物理空间基底(空间)之间的关系。具体到首钢园作为典型案例,报告从园区的内容更新-人群行为迭代-空间场所再造三个方面,提出首钢园未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支点的核心议题。
报告指出,毕马威与首钢园携手共同展望的是汇聚科幻畅想、科技创新,培育首都城市活力与未来生活方式的“未来之城”。这座打上“遗产”标签,以未来之城为目标的园区,将塑造更多超出人们想象的未来城市遗产,这也是当下首钢园回应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答案。
报告认为,首钢园作为北京城市复兴与城市更新行动的重点片区、园区,在冬奥结束以后,正处于快速更新建设转向常态化、精细化、现代化运营治理的阶段。为“首钢”项目广大的消费者与使用者群体提供舒适、个性、富有活力的城市消费目的地,需要掌握在片区整体运营治理方面亟待支持的政策缺口与需求,根据政策和发展形势,梳理针对首都圈-北京市-京西片区-石景山区-首钢园有指导意义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诉求窗口与应对策略。
第一,深入理解数字经济背景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与内涵,明确首钢园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支点的正常缺口与需求。
第二,制定面向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指点的综合策略,同时制定相应的能力培育计划。
第三,从区域、园区发展全生命周期角度建立近期行动规划与中远期的分期目标与责任。
针对首钢园近期行动规划与中远期的分期目标与责任,报告进一步指出应重点从以下五方面工作入手:1、摸清首钢园资产底账,从顶层结构入手规划设计新的资产体系建设与财税模型;2、针对首钢园未来的产业发展与消费定位,提出营商环境与产业服务政策创新;3、以首钢园为核心建设石景山、门头沟大片区的民生福祉保障与公共服务品质;4、明确研究提出首钢大片区未来更新过程中的土地使用弹性创新与空间资源迭代策略;5、尽快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资产与数据底盘建设赋能产业园区运营城区化。
Copyright © 2019-2023 PP电子「中国」平台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2015236号